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5477
威望: 15488 点
铜币: 1377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7-10
0楼  发表于: 2024-07-03 03:25

【老谢专栏】关于旅游的杂谈

  柏拉图说,人是动物。但这句话用在中国人身上,好像不妥。中国人偏重物质,更像是经济动物。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人的收入不断提高,假期增多,交通便利,签证放开,国人似乎越来越喜欢旅游了,已经蜕变成旅游动物了。
  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有超过1.2亿人次出境旅游,42亿人次在国内旅游,平均每个国人一年外出旅游达4次之多(我怀疑这个数据不太正确,实际数字严重低估了,还有更多国内旅游人次没被统计入内,人均出游远不止4次)。旅游已变成国人的刚性需求、一种日常生活方式。除了购房、买车、子女教育以外,旅游消费已成了国人的最大日常开支。前三者基本属于单次消费行为,而旅游消费则是每年多次的重复消费行为。据我了解,那些已经完成了买房、购车、子女教育的富裕家庭以及喜欢旅游的退休老年人,旅游消费占到了他们全年总开支的50%以上。
  其实,在人类漫长的生活史中,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得非常晚。仅仅在一百多年前,旅游还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除了求学、朝圣、逃难、做生意、投奔亲戚、被发配充军,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未曾离开过自己出生的地方。而现在,全球每年10多亿人次出国游,几百亿人次国内游,搞得到处人满为患。特别是旅游旺季,开车出城要花三、五个小时,进一个著名景点不排几个小时队根本进不去。如果按中国旅游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用不了十年十五年,出游人数会增加十倍以上。到那时,全世界每年会有上百亿人次出国游,几千亿人次国内游。假如以后人工智能真的把人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翻译软件又将语言隔阂问题顺利解决的话,人们的闲暇时间会大幅度提高(如果不是失业的话),出游的人次则会无法估量。届时,人类会发现,地球实在太小了,旅游资源匮乏得可怜。外出旅游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真的是一门值得投资的超级大行当。
  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奇怪的一种物种,它会把自己的简单需求复杂化,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譬如,人与动物都要吃、睡、繁衍后代。动物吃得简单,睡得随意,繁衍后代直截了当。但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讲究美味和健康;人在睡的方面更讲究,不仅要避风遮雨,还要美观舒适,并且非得花一大笔钱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至于繁衍后代则更复杂,之前要谈一场长时间的恋爱,好像没有爱情,就不能结婚生小孩。除此以外,人比动物有更多的需求,要穿衣戴帽,打扮化妆,以车代步(却又花时间去锻炼健身),抽烟喝酒(同时又滋补养身),人还更追求名利搞,绘画、谱曲搞艺术。
  为了满足这么多复杂的需求,人只能通过工作赚钱来实现。但工作是违背动物性的(动物的采摘、狩猎只是满足生存需求,与人类朝九晚五强迫性的工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违背人性。因此,人们就很郁闷,感到很辛苦,压力缠身。于是,人们需要休息,释放压力。休息就休息吧,但不行,人就喜欢折腾,不知谁想出来的,要去他乡远方旅游。我记得西方某位哲人好像讲过类似的一句话,人类的一切不幸,源自于不能在家好好呆着。
  旅游的英文单词travel,词根源自于拉丁文。而拉丁文的原意是辛苦又危险的劳作。由此可见,旅游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尤其在古代,交通不便,战争不断,膳宿不安。即便到了交通便利,讯息通畅,食宿条件俱佳的现代社会,旅游仍旧会让人感到舟车劳顿,吃不惯,睡不好,安全性缺失。但国人完全不理会这个事实,一厢情愿地把旅游当做开心的代名词。即使是参加那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贼晚的低价团、购物团,买了一大堆价高质廉的物品、人累得半死回来,依然兴高采烈,逢人便炫耀,真叫人无语。
  更让人无语的是大多数国人的旅游观念。他们除了看风景、拍照、购物以外,对当地的历史、人文、美食、文化、艺术毫无兴趣。少数人还特别喜欢刻字留念,这跟狗在树根墙脚拉尿以示自己来过此地有什么两样。尽管国人的旅游观正在逐步改变,旅为也越来越文明,但这种转变的态势并不太明显。不过,我还是比较乐观。我创办《旅游情报》,提倡深度体验的小众旅游理念至今已有十多年,见证了这种转变,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改变。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