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 |
「影评」《觉醒年代》(二)隐喻符号、画面处理与电影配乐 在经历多次思想碰撞后,李大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此时,他的手臂上有一只活蹦乱跳的蚂蚁,他整个人沐浴在耀眼阳光下,周身散发出神圣的光芒。
这条曲折的道路也象征中国几番周折,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经历无数次试验,才走通了的主义道路。 《觉醒年代》开场,伴着买货的“数来宝”的声音,一行人抬着棺材与抬花轿的一对人马并向而行,斯人已逝与新妇进门在同一场景,擦肩而过。 陈独秀送乔年、延年去法国勤工俭学,陈乔年与延年穿着西装革履,此时他们脸上带着微笑,每一步都充满希望,每一个步伐都透坚定和果敢。 但画面一转,是一双伤痕遍布的双脚的特写,每一步都在血水之中踏过去,鲜血滴答,带着镣铐的双脚缓缓走过监狱,一步一苦痛,但他们始终微笑。 陈独秀与李大钊决定为营救被捕学生,赢得五四运动最后的胜利而放手一搏,他们秘密起草拟定了《北京市民宣言》,在新世界(北京城最热闹,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企图以撒传单的方式唤醒民众的思想。 此时,台上唱念做打,正在表演着京剧《挑滑车》的片段,台下陈、李两人正在心里默默进行着一场视死如归的计划。 《挑滑车》剧目取材于《说岳全传》第三十九回。讲的是岳飞的兵马被金兵围困在牛头山,大将高宠奋不顾身,单人匹马连挑十一辆滑车,终因座下马匹力尽,挑第十二辆铁滑车时被压死。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时,画面有一个从他在窗前伏案写作的一个拉镜头从近景拉成中景,再慢慢拉成全景。 整个过程,以窗子的边缘为框,鲁迅的整个人被框在一个画框中,如肖像画一般,代表他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与现实割裂。 他用于《觉醒年代》的配乐,原本用于电视剧《华胥引》,但经过他的变奏,竟与陈独秀的人物形象,剧中的热血沸腾毫无违和感。 这种镜头,无台词,又有着多重复杂的含义,需要能支撑起所承载复杂内容的宏大的音乐,而阿鲲对《如梦曲》的变奏,本身即是基于电视剧的宏大主题上,打造出朦胧迷幻的感觉。 |
---|---|
☛ 1024社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