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6137
威望: 16148 点
铜币: 1443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8-17
0楼  发表于: 2022-06-17 18:36

拥抱新场景 乐享新体验

  线上看演出、听音乐会,在“云端”看展览,通过手机APP点播一出戏曲……如今,随着数字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更多精彩纷呈的精神食粮,不断丰富着用户的文化体验。
  从轻弹柔唱的《评弹名家演唱会》,到热血沸腾的《星火与巨浪——纪念“九一八”90周年特别策划》;从京剧《锁麟囊》,到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每周六晚,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都会准时和观众“见面”。
  除了看演出,现如今,日益丰富的数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的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为用户带来新鲜的文化体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涵盖多种艺术门类,线日推出首场线上演出开始,国家大剧院至今推出120余场线上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多艺术门类,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34亿次。有网友留言:“希望高水准的演出和内容能够延续下去,把高雅艺术融入生活。”
  2021年以来,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不断推出特别策划,《文艺为人民——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特别节目》集中展现了21首曲目,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体验;《地球的红飘带——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线上特别节目》传递长征精神;《画韵京音》展现北京的古韵新颜……国家大剧院盘活各领域艺术资源,打通艺术边界,让音乐和绘画、文物等相融合。音乐评论家陈立说:“视觉与听觉、无形与有形、凝固与流动、古今与中外、传统与现代,被有机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艺术多元、包容。”
  在技术方面,国家大剧院不断推陈出新。2020年8月8日,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线上系列演出首场音乐会实现了全球首次“8K+5G”直播。在8K超高清画面下,观众甚至可以看清演员的发丝和汗珠。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在视听技术上不断更新,在安卓客户端和PC网站特别增设了“沉浸耳机”和“沉浸音箱”两种虚拟全景声特效功能,给观众呈现最佳的视听体验。
  打开微信,从关注列表中点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视频号,关于“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特展的微记录短视频又上新了。借助手机,在江苏南京工作的周芳能随时“参观”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畅游”在最新拍摄的展陈短视频中。
  集合多位梅花奖得主的婺剧《白蛇传》、有百余年历史的秦腔《三滴血》、小剧场蒲剧《俄狄王》……打开戏曲APP峰剧场,琳琅满目的剧目映入眼帘。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京剧、黄梅戏、河北梆子,到闽剧、绍剧、碗碗腔等,许多剧种的作品都可以在峰剧场中找到。
  家喻户晓的传说、柔美婉转的唱腔……去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吸引了不少影迷和戏迷。最近,广东省粤剧院演出的粤剧《白蛇传·情》视频也上架峰剧场。“我们选戏的标准就是好看好听,故事动人,人物形象美好,不设过多限制。”余青峰说,为了让更多戏曲作品被观众看到,峰剧场还举办“好腔调·小剧场戏曲季”“好腔调·新古典戏曲季”等活动,每年遴选30部作品线上播映,通过人气值评选优质剧目,部分剧目还将进行线下展演。此外,曾三度获曹禺剧本奖的余青峰还作为编剧与团队制作自制剧目,线上展播与线余场的小剧场黄梅戏《玉天仙》,收获不少好评。
  不只是峰剧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消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线下场景,让人们摆脱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魏鹏举表示,当前,基于数字技术、数字语境的文化消费,可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巨大,“数字文化消费的需求极具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需要发挥更多样、多层次文化生产主体的作用,释放数字文化的创造力,让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