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 |
0楼
发表于: 2024-07-05 16:33
二十周年院庆·校友行业经验分享回顾 李琳:后电视时代编导生你准备好了吗? 2024年5月29日下午,主题为“后电视时代,编导生你准备好了吗?”的校友行业经验分享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传媒学院制作系主任李琳教授主讲。李琳是93级影视教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前身)校友,同时担任国家一流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负责人之一、浙江省在线一流课程《影视剪辑》负责人、浙江省重点网络剧评审专家等多项重要职务。此次讲座由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钱春莲老师担任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影视创编中心主任刘弢老师担任对谈嘉宾,吸引了众多师生现场参与。
讲座中,李琳教授深入分析了后电视时代影视行业的新动态,从传统电视产业的没落到新兴视听产业的发展,再到新技术对传媒行业的冲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强调,内容生产者在传媒行业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讲述好的故事始终是内容创作的不变法则。编导生应拥抱变化,发掘个人特长,在“后电视时代”里做一个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大视听领域内容创作者。 在讲座开篇,李琳教授深入剖析了近年来传统广电的“没落”以及短视频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电视观众数量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不断下滑,广电行业不得不拓展其他业务来维持生存。与此同时,短视频用户规模巨大,截至2023年6月已达10.31亿,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吸引了大量广告投放,成为视听产业的主流。在这个“后电视时代”,传统广电编导生面临着新的挑战。 然而,尽管传统广电行业正在衰退,视听产品却在更为沉浸式的扩展中,成为无处不在的存在。这也为编导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领域,包括纪实、虚构、各种长度的视听产品,以及游戏剧情等新兴内容。短剧游戏是一个新概念,编剧不仅可以为电视剧和网剧编剧,还可以为游戏节目编剧;此外,元宇宙的发展虽然目前不确定,但如果出现一个虚拟世界,也需要编剧来构建剧情元素;近年来,文旅视听产品受到国家重视,如“跟着短剧去旅行”计划,一部剧可以带火一座城,文旅视听产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另外,各大企事业单位也在招聘影视人员制作短视频,甚至年终汇报都变成了短视频形式……这些都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编导生们可以通过持续创作这些项目,在“大视听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随着短视频传播的便捷,视听产品的市场拓展至全球,内容创作的服务对象也扩大至“全球视听内容接受者”。编导生的未来实际是更扩大的沉浸弥散式的视听产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编导生应当打开视野,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大视听领域,开展涵盖短剧、游戏剧情、文旅视听产品等多样化的内容生产。 充满活力的内容生产始终离不开“好看的故事”。在讲座中,李琳教授强调,好看的故事是观众永恒的需求,特别是那些能够引起共鸣的新闻热点和社会痛点。她分析了近30年电视剧的收视冠军,这些作品通常涵盖历史题材、社会热点、家庭关系、传奇故事等多个领域。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因其巨大的IP影响力一直受到观众喜爱;《渴望》因触动了经历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而引起广泛共鸣;《还珠格格》因其草根逆袭的故事情节受到热烈欢迎。还有一些成功的现代剧,如《流星花园》中的麻雀变凤凰题材,《亮剑》的战争历史题材,以及《蜗居》因房价飞涨的社会痛点引发的热议。这些剧集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有些甚至在国际上也取得了成功,例如《延禧攻略》在香港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热播。 2023年被称为小程序微短剧元年,其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成为视听产品的新风口。当下流行的短剧中,诸如“扮猪吃虎”、“屌丝赘婿”、“霸道总裁追妻火葬场”、“穿越现实夺回原位”等叙事模式之所以能吸引广大观众,也是因为能够触碰社会的痛点和热点,以白日梦模式满足大众无处满足的渴望。编导生应关注新兴故事类型和社会现象,抓住观众的兴趣点,以应对视听产业的变化和需求。 在剧情创作之外,新闻内容创作领域也发生了转型和创新。新闻内容的创新是一个广阔的领域,编导生也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现在的新闻节目注重内容的热点和看点,并且在形式上更加适应移动端,具备“网感”,即符合年轻人喜欢的活泼、互动性强的风格。例如,浙江台的地面频道在亚运会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受欢迎的节目,如家庭装修类的《hello美好家》和民生新闻类的《范大姐帮忙》。这些节目不仅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还通过活泼的形式和社交化传播,吸引了大量观众。此外,生活资讯类节目也成为新的热点,涵盖美食、旅游探店以及实用生活技巧类的内容,都吸引了大量受众的关注。 了解了观众想看的内容之后,编导生又应该怎样行动呢?李琳教授特别强调了编导生在创作过程中树立用户概念,增强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传统广电行业中,观众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中,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观看者,他们还会参与到二次传播中,甚至成为内容创作者。短视频平台上的许多大号,都是由普通人制作的,这些内容对传统媒体的产品产生了分流效应。因此,编导生在创作时必须具备用户概念,明确受众是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制作。一个节目要考虑到它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变现能力。这就要求编导生在创作时,既要考虑甲方需求,也要考虑节目的最终受众,确保节目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在讲座的最后,李琳教授鼓励同学们适应变化,开拓视野,在大视听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当今广阔的市场里,视听内容的生产注重受众的垂直细分。编导生更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深耕擅长的领域,把任何一个小的领域做好,都能收获成功。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李琳教授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在场的编导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这次讲座不仅让大家对后电视时代的传媒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方向。 |
---|---|
☛ 1024社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