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 |
今年最良心的口碑国剧抱歉我安利晚了! 在我看来,本剧在影像、服化道、演技、故事性和立意上均有令人惊叹的亮点,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槽点。
《天行健》的故事是需要一点点展开的,因此在观剧初期,能持续吸引我的主要是表形的元素,比如影像。 这是一种很综合的感觉,其实想要考察一个剧的质感如何可以有一些指标,比如看光影场景是如何处理的。 而《天行健》在采光、构图、后期等等方面比大部分其他剧更佳贴近真实场景,更佳细致的挖掘真实场景中可能出现的美感。 庆余年在我看来是以“室内设计和装潢”最为见长,各个宫、府、宅、院的风格非常的有特色,完成度也高。 比如物件层面的细节,一支笔、一封信、一张桌子、一把刀,一个首饰/古董,剧组都结合专业的摄影呈现出了极致的还原。 所有的道具看着都不新、不破、不假、不浮夸;服装方面,不搞的花花绿绿的,在还原和现代审美上做出了很好的平衡。 场景上,中式、西式场景都一丝不苟,审美在线,由于本剧是历史年代剧,因此室内装修方面比庆余年这种架空剧要省很多成本。 综合观感上,《天行健》的服化道景让我感受更佳,在预算相差数倍的背景下,《天行健》做到了一种极致。 可以看出,本剧的故事线是经过了中西合璧的故事技巧打磨的,分支内容上多加入中式传统元素,主线叙事技巧多采用西式“寻宝”线。 这种设计好比去饭店吃一顿正餐,它可能不像火锅或者烤肉或者有些特色小吃那样刺激、过瘾,但是会比较有质感、有品质,比较均衡。 因为本剧加入的元素确实比较多,比如和琅琊榜的复仇线比、和谍战剧的侦探线比,本剧真的太丰富了。 它更像《卧虎藏龙》《伪装者》《觉醒年代》的综合体,因此选择这种叙事方式和内容组合还是最稳妥。 很多诟病来源于观众看惯了单线、单主题、单时代类型的叙事,强度一上来后会不适应,觉得体裁“怪”。 我认为,这种怪更多的是一种“偏见”。如果转换下思维,不要去想“怪”的问题,而是去想丰富、新颖的问题,那么本剧的“怪”,反而是“怪好看”。 这部剧的“灵魂”是否有档次呢?我的评价是——本剧是那段黑暗年代的动情回顾,用戏剧化的故事线和多元角色视角,探讨了不同立场、不同阶级群体在时代中的迷茫、挣扎和觉醒。 本剧在深刻批判阶级局限性的同时,饱含着对历史、人文的温情和敬意。是一部极佳的、罕有的,兼具了批判性和非刻板性的作品。 什么叫“批判性”?比方说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在历史、年代剧中表达思想的时候,是不是要充分包含对旧社会、剥削、压迫的反思和批判?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几乎都具备了深刻的批判性。但国内古装影视剧真的好久好久很难看到真正有批判性的作品了,清一色的都是对王权富贵的追逐、维护,都是对特权阶级的向往,都是对剥削、压榨体制的视而不见。 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会潜移默化的让全民形成一种高低贵贱、逆来顺受的共识,进而再次重蹈时代的覆辙。 另一方面,真的就没有批判性的作品了吗?当然不是,这就要说另一种极端了,那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正如样板戏一样。 而《天行健》努力平衡了“批判性”和“刻板性”,让立意整体坚定但细节灵活,融入个体的爱恨情仇和立场,让观众尽可能有血有肉的体会那段复杂的历史,这是很难得的成就。 《天行健》在保持对阶级局限性批判的同时,也在时刻提醒观众们——虽然时代给了我们答案,但我们不妨对当初那些挣扎着答题的人们,点头致意。 |
---|---|
☛ 1024社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