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5489
威望: 15500 点
铜币: 13790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7-11
0楼  发表于: 2024-07-11 16:02
 | 编辑

霍克尼艺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如何仅用平涂线条与色块再现可识别的生动场景,又怎样以不同时空视角的照片拼贴出形式完备、造型清晰的逼真图像,即大卫·霍克尼最重要的两类作品的风格问题,不仅困扰着当代艺术人士,也向科学工作者发起挑战。
  在本次讲座上,我们邀请专注认知科学研究的华沙副教授,从前沿科学视角解答上述问题。在认知科学领域内,作为图像的艺术品无异于其他图像,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同样具备某种计算机制、压缩算法及统计性质,以至于我们能寻获一套视觉的算法原理,以澄清艺术批评与风格分析领域含糊不清的表达。为此,华沙副教授将从基础的视觉认知过程谈起,以科学量化的视角由浅入深地介绍霍克尼的创新风格如何再现可识别的现实,又怎样重塑人们的视觉经验的过程。
  同时,本期「碰撞��客厅」还将与观众探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方式,即在视觉知识指导下的人类艺术创作乃至非人的机器学习艺术何以发生,又该如何探索的主题。
  致力于使用行为建模和类脑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探究高级视觉功能的统计加工, 以及复杂视觉刺激环境中的视觉认知能力。在基础科学方面:研究视觉信息的统计加工算法,计算视觉,基础视觉,复杂社会环境下 的面孔认知。探索视觉认知的数学性质、机算计视觉、以及类脑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在应用方面:结合视觉科学算法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探索艺术与错觉、视觉艺术认知和 创作的脑机制、艺术创作的视觉基础等领域。多年来,在包括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Cognition; Journal of Vision; 等实验心理、视觉科学学旗舰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组织多场国际学术会议。
  结合新展《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艺仓美术馆与艺术史学者庄泽曦联合发起的「碰撞��客厅」项目将举办四场衍生系列分享会,以「霍克尼的科学与艺术」为题,邀请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中世纪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深耕英伦艺术圈的创作者,从跨学科视角深度解析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实践与研究成果,分享鉴赏霍克尼作品的多元方法,并深入英国创作现场解读孕育霍克尼艺术的文化土壤。
  「碰撞��客厅」第4季诚邀关注艺术发展的专业人士、文艺家与爱好者前来交流,共同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分享大家的真知灼见。
  罗马美院荣誉硕士,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史研究者,曾任职意大利罗马的版画收藏机构Galleria Marino、英国伦敦的艺术品电商中国区监事)、上海非盈利空间「要空间」。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每周一休馆,节假日除外),周六10:00-21:00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