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5477
威望: 15488 点
铜币: 1377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7-10
0楼  发表于: 2024-06-27 16:09

骂杨幂看来真的是一门生意

  五月初,某个连续锐评《哈尔滨一九四四》的抖音博主,一改口风,评价剧集差强人意,并在评论区回复质疑、大谈“收黑钱”。
  随即,#网友称自己收黑钱杨幂被坑了# 的话题词冲上热搜。粉黑在实时讨论里各执一词,路人吃瓜不亦乐乎。
  待发酵,反转又来临了。该博主在社交平台再发作品,直言自己从来实话实说,没有收钱故意黑杨幂,调侃粉丝有妄想症,并删除了相关评论。
  在那之后,杨幂的新作《狐妖小红娘》上线,她仍然热搜上屡屡出现,这场有关她的争议也持续了一个月。抛开这位博主说的话真假与否,这个一直被视为粉圈臆想的“商战”,又一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相关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针对这个疑问,我们咨询了从业者,想探寻一下这个娱乐圈“灰色产业”的真假、可实施性、奏效原因以及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失控生态。
  剧宣潇潇参与某部校园剧宣传时,一位主演因扮相和演技受到质疑,甚至造成了剧集口碑下滑。“客户大晚上给我们打了个电话,说他们想了既有效又好操作的危机管理方案,让我们赶紧照着这个思路做一下素材准备。”
  那次临时行动,潇潇做得很隐蔽。他们准备了几个豆瓣帖子,种类很丰富:有截图进行颜值拉踩的,有制作演员表情包调侃演技的,有嗑起配角CP顺便骂一嘴主角的。还会直接搜索各个平台的关键词,挑选几个有影响力的帖子进行回复。
  用的都是潇潇自己的账号,因为有平时的活跃记录,才有所谓的活人感。而且这个方法,甚至能够帮剧集打造“群像”属性打下铺垫,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其实那个演员也不算是演得很差,但这样的操作对于剧方的收益却是最大的,也不怪大家这样做。而且只需要花一些比较基础的策划费用,一个豆瓣贴行业内报价也就百来块。”
  剧集上线前,灵灵被告知,剧中某一个重要角色经历过换人争议,如果角色评价不好,可以用“都怪某人不守诚信”“新演员是来救场的”这类话术挽救口碑。
  “只不过最后大家对这个角色的评价有所转变,我们准备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用到。”灵灵感叹,“其实这种危机处理,已经算比较常见的了,部分演员的粉丝们也会自发性地做好相关准备。”
  不过,我们仍然需要跳脱出“有组织性地推波助澜”的设定,再简单来复盘一下杨幂近期的争议,分析一下被声讨背后的原因。
  近期,杨幂上线了三部作品,从《哈尔滨一九四四》到《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到《狐妖小红娘》,屡次被评价演技不佳、毁作品。
  在质疑声铺垫盖地时,出于好奇,我们特地去看了她近期的三部作品。客观来说,杨幂的表演,并不能盖棺定论地说“烂”。
  《狐妖小红娘》里,对比起其他角色,涂山红红的表演确实有点平,这或许有她的三无人设和表演风格的影响。那句名句“这份情,进、不得,退、不舍”,她的情绪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哈尔滨一九九四》里的关雪,是矛盾的、易怒的、狂躁的,也是挣扎和脆弱的。剧里有一个片段是,杨幂咬着布料忍痛,她眼睛里的决绝和肌肉的颤动,其实表现得很准确。在关雪身上,也确实能看到拒绝新世界的傲慢,和被新世界抛下的破碎。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撤档前后,导演丁晟和谢飞教授在北大的对谈引起了一番热议。丁晟提到影片有观影门槛,宣发有难度。谢飞则回复,宣传找不到点,可能是影片类型不清,悬疑不清,煽情不集中,笑点不集中,以及用了杨幂,可是她的戏后半段才有。
  一个现实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娱乐活动和产品占据大众注意力,大众对于对影视剧要求越来越高,给到创作者们试错的耐心和机会也越来越少,大家不再愿意花时间给品质平平或者不感兴趣的剧。
  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无论是主动还是站到风口浪尖,需要有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承担责任。
  童星出道、突然爆红、成立公司。那些年她经历着热议,又主动接触外界,直面批评,一边能够笑对讽刺“积极”自黑,一边能够犀利言语点破,在知名度的基础上,渐渐成为了“大女主”“大明星”的具象化。
  与此同时,她手握《仙剑奇侠传三》《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诸多爆剧,又可以算是流量时代第一批冲出来的女明星,多年以来积累了足够的商业价值和演员价值,似乎就是代表了娱乐圈当红女星的最典型人物。
  毫无疑问,杨幂的话题性和影响力,既能够给作品带来流量,也让她成为了一个独立且显眼的标签,在或主动或被动或无意识的运营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一个认知——成也杨幂,败也杨幂。
  影视爱好者六六参与某看片后,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相关评论。她写道,影片质量并不过关,但这并不只是某流量主演的原因,而是和影片整体的剧情逻辑和导演的技术等等因素都有关。
  第二天,她打开该社交软件,收到了三十几条消息。其中半数的评论给她安上了“粉籍”,说她对流量艺人太过溺爱,流量毁了整个影视市场。还有人叫她不要捧杀艺人,影片明明很好看,感谢制作团队的付出。提到影片架构问题的,只有两条。
  “这是我流量最好的一次。但是很搞笑,无论是粉丝还是黑子,都在骂我,明明我只是说了实话,想讨论的更不是流量的演技。”六六感叹道。
  当明星成为了最显眼的资产,其身上的争议标签,似乎比作品本身更容易被大众观众,也很容易成为模糊重点的工具。
  如今支持人人“随拍随发”的技术和平台,让信息传播不再单向和滞后,积攒更多的单向崇拜,也让明星和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大众能够从各种文字、图片、视频中窥探到曾经觉得隐秘的角落,找到相对的真实和满足。
  “大家更愿意主动欣赏,而不是发声或者按头捂嘴。这两年,大家都更喜欢活人感,喜欢落地。但这也意味着,这些主打落地的艺人,一旦不平民到了一个节点,就会被迅速反噬。”潇潇直言。
  有人将现在大众和艺人的关系,形容成“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基于理性计算的利益关系。在这样一种情绪和关系里,明星也就成了最明显的情绪宣泄点。
  极致的情绪,既可以造神,也可以毁神。近几年激变、爆红熄火、口碑反转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好的时候,艺人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群体认可,坏的时候,“杨幂们”成为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帮凶,成为了大众在公共场域里能接触到的,最典型的既得利益者的具象化。
  一个现实是,大众对于明星的议论不会停止。因为,“在聚光灯下,就要承受该承受的闪耀,和该承受的评价。”
  很显然,这种生态是不正确的,对于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审判边界,已经走到了禁区。尽管各个平台已经开始实名制,但总有人能够见缝插针、逃脱规则、屡次越界。
  遗憾的是,无论是艺人、平台、粉丝还是路人,目前想要制止和追责,还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经历,针对过激发言的“反黑”,似乎永远是一场长久的战役。
  回过头来说,大众对于明星的期待到底是什么。很简单,是成绩作品,是回收的权利和评价的自由。对于当下的大众来说,“进步”和“努力”是明星自己的选择,我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和视野在这个过程里,只愿意去看结果,并以结果作为最核心的评判标准。
  虽然杨幂时常身处中心,今年播出的三部作品就已经涵盖了悬疑、谍战、仙侠几个类型,关雪和幺鸡也算是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角色。之后上映的《酱园弄》里,她饰演的则是一个被陷害的媒体工作者。很显然,不断离开舒适区、尝试多样的题材、不断打磨人物表现,已经成为了明星们的必走之路。
  作为艺人,可能很难调节失控的场,但掌握好自身的前进步伐和边界感,至少能够拥有“讨好”观众的底气。红了二十多年的杨幂,有出圈的角色、有不凡的话题度,也有改变和前进的勇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轻松一刻